时间: 2024-08-25 04:58:04 | 作者: 室内外遮阳
产品细节图:
昨天上午,鄞州嵩江路与钱湖北路交叉口,鄞州交警大队民警对一名私行装置遮阳篷的电瓶车车主进行了教育。车主当场将遮阳篷撤除,并表明往后不再装置。
据民警了解,现场查办的这名车主,上一年就装过遮阳篷,他觉得作用还不错本年又拿出来用。车主说,遮阳篷是花了100多元买的,拆装很便利。“花了一点小钱就装上了,底子没想到这是违法的。”车主听了民警解说后,才知道这样做归于不合法改装非机动车,依规则可没收用具,并处以罚款。
民警在路面执勤时经常会碰到装有遮阳篷的电瓶车,除了上述车主装置的“伞式”遮阳篷外,还有塑料质地圆拱形的遮阳篷。相比之下,“伞式”更为多见。“在许多商家的口中,遮阳篷晴天可遮阳防晒,雨天可防雨挡风,可谓一箭双雕。虽然实际使用作用未必这么抱负。”民警说。
家住北仑的张女士就曾试装过这样的遮阳篷,她觉得装了遮阳篷简单蹭到头,双手仍旧要戴袖套防晒,下雨的时分则漏风,还简单被刮倒。
据民警介绍,这种给电瓶车装置遮阳篷的现象在中心城区并不多见,在城乡接合部就比较遍及。
“这些遮阳篷往往都装在车把处,拐弯时不利于控制车辆平衡。”民警也测验骑过这样的电瓶车,稍有起风就可以感觉到车辆控制不稳。
市民王先生从前就有这样的体会,在装置遮阳篷后,视野不那么开阔了。“有一次开得太快,在拐弯处几乎撞上一辆自行车。”
昨天下午,鄞州交警大队董警官也结合从前事例,总结了电瓶车装置遮阳篷的四重危险:车身所占面积变大,进步刮蹭事端发生率;骑车人视野受限,发生视觉盲区;影响电瓶车的灵活性和控制感,不利于骑车人快速避险和跳车逃脱;一旦支架意外折断,简单刺伤骑车人。
...